記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

風采雜誌 第744期 Jason ZECK Lee 專欄

星期五晚上黃爸爸帶了他正值17歲的青少年兒子過來找我,希望我好好與兒子溝通。要我教會他做事要有耐心。凡事要三思而後行,不要莽撞。我見了孩子與他對話,也看了他的人類設計/人類圖,我發現這孩子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常感到不耐煩和且有過遭行動的傾向。

在人類設計HumanDesign的系統。這孩子是屬於三分定義(Triple Split Definition),他有三個或更多的能量中心群組在她們的人體圖表Body Graph中,而這些群組之間沒有直接的連接。這可能會給這樣的孩子帶來一些獨特的挑戰和特質:

1.多重能量動態:
由於他的能量中心分成三個或更多的部分,他可能會經歷多重的能量流動。這意味著他在決策時感到困惑。他的行為可能被誤解為善變或不穩定,但實際上,他只是在嘗試平衡和調整自己的內在能量。

2.內在矛盾:
這孩子可能會經常感覺到內部的矛盾。例如,他可能同時想要社交和獨處,或者可能再做決定時感到困惑和猶豫。這種矛盾可能導致他在社交場合中時而熱情,時而冷淡,或者在決策時感到猶豫不決

3.需要更多的處理時間:
由於他的內在動態較為複雜,她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信息、情緒和感受。這不是他不聰明或反應慢,而是他的能量模式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達到平衡和整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父親希望他能夠耐心和三思而後行。如果他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能量模式,並學會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決策,他將能夠更好低適應社會和人際關係。

4.高度的適應性:
他可能已經習慣於適應不同的環境和人群,因為他的能量模式使他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找到合適的反應和策略。這是一個大優勢。如果他能意識到這一點,並學會適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反應,他將能夠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都表現非常出色。

這是我給黃爸爸的建議,作為家長,這裡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支援三分定義的孩子。

1.提供足夠的時間:

2.了解和接受…….


請繼續閱讀風采雜誌 744期|October 2024 |Jason ZECK Lee 專欄

閱讀全文〈記得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

你有想過你孩子獨一無二的是什麼嗎?

風采雜誌 第735期 Jason ZECK Lee 專欄

我們在教育裡,經常會提到: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獨一無二,所以我們要去接納、包容、理解別人的不一樣


聽了很多類似的說法,但老師常反問家長們的則是:
“你孩子到底有什麼是獨一無二的呢?”是的,我們一直聽從別人的認知、別人的說法,要“接納、包容·、理解別人的不一樣”然而執行起來卻很難上手。原因是我們少了去體驗、去發現孩子們的獨一無二。因為,每個人的獨一無二是要被發現的

當家長一直想要和孩子們溝通,結果出現的是我們努力在灌輸自己的觀點,控制孩子的行為、操控孩子的方向,甚至還情緒勒索孩子,只為了達到我們要的結果,在這樣的溝通方式中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或者我要說這就是孩子們為什麼常與家長辯解、頂嘴、反抗的原因。

孩子真的獨一無二嗎?在以前要很具體的解釋這一切,我認為是有一定的難度。畢竟每一個人的獨特點真的是“不一樣”,然而這個“不一樣”又缺乏完整的邏輯貫穿後呈現一個我們可以明白及理解的樣子。就像我們買電器的時候,一定會附加一本使用說明書詳細說明它的功能與運作,讓我們能方便認識這樣產品;過去,我就是沒有自己的這一本使用說明書,直到遇到了“Human Design人類設計/人類圖”。人類設計/人類圖體系不是一個信念、預測、也不是命理。也不是要你信仰任何事物、任何人,而是讓我們遇見人類本質的具體藍圖,是一套讓我們看見自我邏輯方法,是科學界也在陸續驗證中的一本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我們每一人,都在體驗微中子變化的過程中,透過各自擁有的過濾資訊系統,最終產生出意識,科學家稱之為“暗物質”。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擁有著只屬於自己獨有的過濾資訊系統,因此很多訊息在我們與他人的互動中起了多樣的變化。簡單來說,全部的人在同一時間聽到相同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因為經過心智(MIND)這個過濾資訊系統而出現不一樣的理解。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溝通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了。然而這一切,其實是可以考究的!

在人類設計/人類圖中,每個人有26個啟動,生前印記與生時印記,每個啟動會呼應著某個不一樣的閘門,每個閘門可能會連結成通道,這層層的多樣性,讓我們很容易明白每個人之所以獨一無二的道理。哪怕一家人都擁有同一個被啟動的閘門,但每一個閘門都還有著1080中各不同相同的變數可以探討。試想:人要如何不獨一無二呢?

在我們與孩子的溝通中,很多時候會出現問題,是因為雙方都是在個別表達的內容,我們對文字用詞、語氣、聲調個肢體語言的不同理解,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表達成果,何況溝通者本身對表達內容的理解性又有著不同,因為,每個人的心智過濾系統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再過濾出來的結果,未必相同。心智的過濾系統著重在頭部與眉心輪。所以每個孩子的不一樣,要從心智開始說起。

你有想過你孩子的獨一無二嗎?
如果想獲取自己的HUMAN DESIGN 人類設計/人類圖,可以免費上網索取。

歡迎了解更多生命工程師以及2024協會活動行事曆
生命工程師介紹
2024協會活動行事曆

歡迎追蹤JasonZECKLee 頁面
https://www.jasonzecklee.com/
Jason 老师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jasonzeckLee











如何讓自己快樂?

你快樂嗎?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中的種種瑣事,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工作身兼數職,最困擾的是「人際關係」,這是在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的人群無法理解的困擾。
網路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已不如過往頻繁與熱絡,取而代之的是科技與快速,卻忘記人與人的相處需要時間的磨合,需要了解與溝通。

當人際關係儼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課題後,每天在人群中的你,或是在午夜夢迴獨自一人的你,是否真心感受過快樂的元素呢?

Happy young redhead woman deep chest breathing

然而,「快樂,是一種選擇」。
我們都喜歡與快樂的人在一起,因為快樂會傳染。
快樂是一種感受,也是一種感覺,而人體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的多寡也扮演重要角色,能夠引起正向情緒反應的荷爾蒙如下:

  1. 多巴胺(dopamine):
    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能讓人感到開心與滿足。
  2. 血清素(serotonin):
    和幸福感息息相關,有助提振心情,防止憂鬱。
  3. 安多酚(endorphin):
    有如天然的嗎啡,可有效紓壓,激發愉悅感。
  4. 催產素(oxytocin):
    帶來放鬆、無私與愛的感覺,強化與人的關係。

要觸發大腦中這些快樂荷爾蒙的釋放,一點都不難!
以下我們提供多種方法,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快樂。

#盡情歡笑
觀賞幽默、搞笑的脫口秀、電影、短片、相聲,或看輕鬆有趣的小說、漫畫等書籍,讓自己能笑口常開。

#品芳聞香
以植物精油(如佛手柑、薰衣草、檸檬馬鞭草、洋甘菊、玫瑰等)泡澡或薰香,美好的氣味能令人心曠神怡。

#自我肯定
多注意自己的優點,接納缺點,重視個人價值。檢視努力的目標,打破追求完美的行為模式,有盡力就好。

‌#靜坐冥想
找個寧靜的地方盤腿坐下,將腰桿挺直,閉上眼睛,什麼都不要想,認真感受身體的變化,並以平常心看待。

#適當日照
日照除有助人體鈣、磷的吸收,且能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每天最好挑清晨或黃昏時曬太陽半小時至一小時。

#規律運動
運動能刺激大腦分泌安多酚,但要從事中度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打球)且持續半小時以上才有效。

‌#懂得感激
生活抱持惜福的態度,研究發現可提高體內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每天不妨練習寫下三項值得感恩的事物。

‌#溫情擁抱
擁抱或撫摸可刺激大腦分泌催產素,但對象需是愛人、好友或寵物,若是陌生或不喜歡的對象,恐有反效果。

‌#沉浸自然
多親近大自然,找機會置身山林川原的原始環境中,例如利用假日到郊外健行或爬山,可促進血清素的分泌。

‌#志願服務
常從事利他行為(如擔任志工),體內的血清素濃度會增加。若能從中獲得感謝反饋,也有利多巴胺的分泌。

#聆聽音樂
無論什麼類型的音樂,只要是聽自己偏好或感興趣的就可以引發快感的機制,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

‌#經絡按摩
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肌肉伸展,也可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血清素。若操作者是伴侶,還能激發催產素,升溫伴侶之間的情感交流。

‌#睡眠充足
在睡前一個小時做些讓身體、心情放鬆的事,例如看書、寫作、和貓玩;甚至可以提早關燈,躺在床上想想今天發生的趣事和值得感恩的事,再慢慢睡著。

‌#持續學習
學習某種興趣、技能,如攝影、繪畫。找找會讓自己快樂的事,或是可能讓自己快樂的事。

‌#面對負面情緒
就算是一個樂觀的人,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誠實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才有可能讓自己快樂。

‌面對不快樂並非是要讓自己陷入情緒當中,而是要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
要記住,沒有人能一直幸福快樂的。
現在所面對的悲傷、氣憤,大部分會在十年、二十年後,沈睡在你的記憶當中。
誠實面對自己的不開心,尋找專業人士陪伴度過自己難熬的時刻。

‌我們是一群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若你遇見不快樂的自己而上述的方法亦無法讓你快樂起來,歡迎私訊生命工程師協會,我們會客觀正向的陪伴你一起看懂生命大小事,感受新發現。

生命工程師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ntologicallifecoach
生命工程師Instagrem
https://www.instagram.com/olcaasia/

參考資訊來源: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0702
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