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工程師培訓課程心得1-1-1

分享一: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
我以為我了解的
每天24小時和他們相處 用繪本交流 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結果看到老師的問題 原來我可以回答的只有30%
有些題目我連自己的答案是甚麼也分不清
我連自己都沒有完全了解 我有能力去了解其他人嗎?

我知道孩子們喜歡的 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瞭解不喜歡的部分
這次用記者的方式訪問了他們過後 聽到了一些wow的答案
原來老大不喜歡米奇老鼠 老二不喜歡白色
但媽媽我卻很常買米奇老鼠和白色的衣服給他們
硬硬把自己的偏愛加在他們身上 oh no 看來要重新幫他們置裝了 哈哈

也把同樣的問題問了老公
但是大人卻無法像孩子一樣很直接地說出答案
一直問:選衣服還是選車? 是早餐還是晚餐? 等問題
大人真的會在意很多
看見了孩子的純粹啊

很喜歡那句共同創造的未來
曾經也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加在孩子的身上
曾經也幻想過孩子以後會成為怎樣的人
但是卻忘了最重要的一步
這 真的是他們要的嗎?
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
先了解孩子 幫助他們累積成功的經驗
再一起共同創造我們的未來

時時提醒自己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要接納 了解 且尊重


分享二:
親子工程師培訓第一課完成後,對於老師的提問,我陷入了一陣沉思。。。你想要給孩子怎樣的未來?

這一段路走來,孩子們的目的地,到底是你要成就的,還是孩子們所嚮往的?我。。。有沒有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也設了一個框架給他們?從瑣碎的事情控制起,比如吃飯時不可以喝水,不然會因為過飽而無法將飯菜吃完。別人都說學音樂要從鋼琴學起,因為以後如果要更改樂器會比較容易上手。所以我也並沒有去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就往鋼琴課老師那裡送去。我會不會也有私心由於自己只完成了第四級的琴藝而送他們去學琴,為了滿足自己的遺憾?我有沒有把說不的權利給予他們?

如老師說的,這是一個需要思考和探討的問題。我到底能不能接受他們做自己?有沒有給他們機會去獨立思考,同時也給予選擇的權利?我有沒有忘記了當初自己曾經說過的要同理他們?老師嘴裡突然間說了四個字。。共同創造。不管你所期待的未來是怎樣的一個景象,請記得一定要一起共同創造那個未來。

在反思的同時,我也發現了自己對孩子的了解並沒有自己想像的深。我雖知道哥哥喜歡紅色,妹妹喜歡紫色。。但若問下去話我就不知道他們排位第二的選擇。我知道哥哥喜歡看卡通動漫但不知道最喜歡的動漫人物是誰,我知道妹妹喜歡唱歌,但不知道最喜歡的歌曲是哪一首。。。老師接下來丟出來的每一個點,都讓我有點措手不及。還沒緩過氣來,我就又要開始探討,他們哪一個是感官型的,還是直覺型的,是理性的感性的,熟思型的決斷型的,還是各方面都一半的?

在這一波又一波自我覺醒的抨擊下。。還好在老師要我們理清他們八大智慧細節的時候,才終於找回了一點當母親的自信。我慶幸自己有能力區分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等各方面的優劣勢互補的地方。哥哥在學習形態方面比較傾向於視覺和觸覺型,妹妹則傾向視覺和聽覺形式。哥哥在自信心這一塊比較缺乏,而妹妹則永遠都是自信心爆棚。這或許也是哥哥累計失敗的經驗比較多,而妹妹累計成功的經驗比較多吧。雖然我應對的方式都一樣,但畢竟兩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所以在處理的時候需要更多心思去進行。但唯一能確定的是,他們兩個公平被愛的經驗一定不會少。雖然人生總有高低起伏,但我每一天依舊很積極的給予他們正面的鼓勵與祝福,還有一堆勵志的話雖然還加上無止境的碎碎念,我最終的願望是希望我的孩子不需要迎合世界的標準,他們可以毫無束縛地快樂成長,然後未來的路可以獨當一面且自力更生。

第一課完畢,我很謝謝老師再一次的提醒。

後記做了筆錄寫了一段話給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請給予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可以在正面的生活環境下積極快樂的學習,同理他們,給予自由的同時且相信他們會做好,尊重他們的想法允許他們用自己的做法。我們可以引導但不可以左右他們的決定。希望就算他們曾經覺得自己很渺小,但會因為我的愛與信任,讓他們更有勇氣去面對任何挫折,接受任何挑戰,不管去到哪裡,他們都能過得自在。。可以挺起胸膛地和每一個人說,這就是我。。我喜歡我自己,我知道自己要什麼。


分享三:
親子工程師的第一堂課
42個問題讓我去探索,到底我有多了解我的孩子, 而更重要的是,我有多了解我自己
在探索的過程中,讓我有機會了解女兒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探索的過程才知道女兒對於孤單和渺小這兩個詞跟我認知的不一樣
她認為孤單並沒有不好和在這個偌大的宇宙自己是渺小的
我發現她的世界很純粹,沒有很多複雜的東西。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認真,自在,喜樂,善良,勇氣
無時無刻都享受著生活
很熟悉,似曾相識
這些我曾經有過,只是在迷失的時候會遺忘自己也是可以如此
這就是我
原來喜歡自己的感覺是這麼美好
看到自己的好是那麼empowering
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有各自的特質和期待
家長也好,孩子也好,是否都願意去了解對方
在大家都能接受情況下,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分享四:
某年某月某一天上某位老師的課,他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馬來文,也一直無法掌握好馬來文,所以他去學校找老師要求不要對孩子的馬來文有要求。坦白說,我一直無法理解老師的做法。我覺得,那麼這個舉動傳達給孩子的又是什麼訊息呢?

第一堂課,Jason老師問:你想要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未來?我不斷的思考,是的。。我要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未來?正逢大兒子今年選擇中學要去政府國中?還是獨立中學?這讓我茫然了一陣子,因為這兩個選擇都會有不一樣的學習過程,甚至未來。我很擔心孩子的中文,他的中文程度不怎麼樣,還有其他考量,我還是希望他可以考慮一下國中。但是,他很堅定的說,選擇去獨中。那麼,如果將來遇到某老師的孩子一樣的狀況,我應該像某老師去學校請不要強迫我的孩子嗎??

他的選擇,是我認知的?還是他想要的?我要他選擇我認知的?還是遵從他的選擇?然後,Jason老師的答案「共同創造」,給了我一些衝擊。我知道,雖然他的中文不怎麼樣,但是我們可以共同創造更好的未來

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但是「共同創造」確實讓我安心不少。


分享五:
你想给孩子怎样的未来??这个问题问倒了我。
曾经的我单纯的想给孩子自由的做自己,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很多行为我开始不能接受,顿时我发现我对孩子越来越有期待,期许,所以我就开始给了她“框”,我开始违反了我当初初心想让孩子自由做自己。
于是我修改我自己的教养方式,从很温柔的爱到用骂,念,打,单方面的灌输道理的“管教” 方式。
直到有一天,孩子告诉我:“我不喜欢妈妈,妈妈不爱我了,我讨厌妈妈”。我们的关系变恶劣了。
这句话让我醒了,反思我做错了。这种管教方式也是不对的。
一直都没有答案,看了很多育儿书,文章,上课。
直到上个星期上了jason老师“亲子工程师的课”,终于我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方向
共同创造”是2方面一起创造的认知,彼此都可以接受的。

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思考一些问题,让我们问一问自己了解你的孩子们?
在课后再一起与孩子体验思考,我们彼此的认知是一致的吗?
我才发现,我不了解我孩子。我并没有好好做到陪伴这事。
孩子很多时候很愿意与我分享她的所有点点滴滴,是我自己没把活在当下,认真聆听孩子。
是我忽略了他们。

让我更清晰敲醒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更要努力修补关系,不要错过应该培养关系的时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