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
安全感
我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
當伴侶不接電話 也沒有交代行蹤時
會胡思亂想 他是不是發生了甚麼事 會不會發生了甚麼意外
原來這就是我心裡的小劇場在上演
原來我的另一半是我的關鍵人
我有發現老大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儘管現在八歲了 還是會怕黑 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和上廁所
有在思考導致他這樣的原因
之前有聽過花婆婆分享說
一歲之前如果在他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而離開他 可能也會導致長大後沒有安全感
他因為黃疸 進過醫院照燈
那時候也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 也會把他留給媽媽照顧 自己出門去了
我以為是這樣而導致的
今天上了課後 原來還不只這些原因 ☹
自從有了老二後 自己把關注點放到老二身上
期待老大可以做出我心目中老大的樣子
可以分擔我照顧弟弟的辛苦 而不是再給我更多麻煩
我忘了他也只是個孩子
當他說害怕 不敢的時候 有時候還會覺得不解
有甚麼好怕的 不就是上個樓上而已
看了<媽咪 我怕> 才發現
原來對他而言 窗簾 牆壁 門後 都被想像成他恐懼的事物
是他變隱形了 還是我們瞎了
有被這句話敲到
是我選擇性地看見 是我視若無睹
他會這樣 都是我造成的 ☹
接下來要好好地去修復了
福斯多的命運
喜歡這本
聯想到 人死了後 真的是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聯想到 和孩子之間
不是對著他說 你是我的 他就是你的
他就是他 是個獨立的個體 無法佔有
是需要用愛去灌溉 去建立關係 去共創回憶的
謹記
分享二:
听完这堂课,
理解到小剧场,胆怯,
刷存在感,退缩焦虑,
逃跑,都关乎安全感。
依附是关键点。
我问自己有安全感吗?
上课第一天,
到陌生环境,
第一天上班,
搬到新地方,
认识新朋友,
嗯,我的小剧场会开始演出。
原来我的安全感不强大。
那我该怎么样?
好在老师给方法,
我最喜欢的是给予认可。
我需要信任自己,来建立安全感。
自己的安全感,或许是依附出现问题,
而我觉得更应该的是自己来给予自己安全感。
让自己自信,自在,自由!
我问自己,我最想为谁建立安全感?
是我妈。
我妈容易担心我,当然也担心其他子女,
而我选择与她聊天,赞美她,
如果在她身边会一直宠爱她,
让她清楚知道我在做什么,因此而放心。
这样写,好像我也从她那得到了安全感耶。
这就是我们给彼此的信任与安全感。
分享三:
曾经以为多陪伴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安全感。从2019年开始在转freelance工作,想的就是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但是忽略了陪伴是需要全心全意和有质量的。孩子对我的信任,之前我以为我做得很好。但是回想孩子常常会告诉家人说妈妈很忙,需要上班需要上课,没有时间陪我玩。上完这一堂课有被敲到了,近在咫尺不代表有安全感。
从没有安全感来看,我和孩子都有些没有安全感的反应。而我自己我知道自己是没有安全感的人,常常在一些人事物变化时会有很多的小剧场,独处时会感到不安。之前总觉得孩子很黏着我。但是在一次周末先生带两个孩子去运动蛮长的时间时,却发现独处没有如我期待的很享受me time。反而让我有莫名的不安。
感到欣慰的是在原本想改善亲子关系而报名亲子工程师,过程中我自己也一起在疗愈途中。
分享四:
第四堂的建立安全感-
課程來到第四堂,我就深深地感覺到,這課程不只是應用於親子之間,而是回歸到我自身的理清跟整理
課後我反覆思考,安全感是安全無虞的感覺,是渴望穩定的安全感受.
那就是說這樣的感覺只能用體會的,是看不見也摸不到.就像我們有時會說,這個人讓我有安全感.原因是這個人散發出的訊息及過往的互動經驗後是讓我們接受到,感受到安全,自在的狀態. 不需要擔心被遺落,被冷落,被拋棄,甚至被傷害 =內心小劇場們.
這樣的心理需求我回頭想了一下這不就是我當媽媽以後一直在做的事.也就是老師提到的依附原理!
從寶寶出生的第一刻響亮的哭聲傳遞了,她從安全的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的不安.於是醫生便把寶寶放到我的胸口,寶寶聽到熟悉的心跳及熟悉的味道,便又安靜下來. 這一年來,每當寶寶的哭聲都是她在傳達她的需求, 餓了,尿了,累了.這些訊息我也慢慢學會辨別,接收到並給予回應,滿足她的需要,給予陪伴,擁抱.漸漸地孩子的情緒表達越來越多元, 建立起她對我的信任.進而她可以安全地在我面前表達她自己,我也能接收到,給予回應,成為她的anchor,一個安全的避風港.